这是鲜于辅的第一反应,而在大致根据几支可能的援军距离马城的距离,鲜于辅推断应该是巡视至此的弹汗将军关羽。
    北门的鲜卑军约莫有八千人,关羽巡查最多也不会带过一千五百弹汗营士卒,算上他这边应该不足八百的人数,两千三百人还是不足以一战。
    如果是城内倾巢而出也许能一战而破之。
    但战场上没有如果。
    鲜于辅叹了一口气,决定再往前冲杀一段距离,接应关羽同他一起撤入马城。
    但随着他继续率部深入鲜卑军阵,他感觉自己也许是看到了有生以来最难忘的场景。
    赤面长髯手持马槊的关羽,骑着一匹枣红色的汗血马左右突刺,本就赤红的面庞染上了妖艳的血迹,让这张脸看上去格外诡异,加之关羽身上透着的杀意和血腥气,反倒令人愈惧怕。
    而关羽的身后约莫也就三、四百骑,竟然冲向了和连躲避的土坡之上。
    那土坡约莫有一丈高(2米出头),但那匹枣红色的汗血马仿佛撒下了赤色的汗水,随着关羽一勒缰绳便明白了背上之人的心意,四蹄微沉,旋即马蹄上的每一寸肌肉都在用劲,旋即凌空跃起,竟跳上了那座土坡。
    惊得目瞪口呆的和连被关羽一把抓起夹在腋下,在和连身边精锐护卫们错愕的目光下策马跳下土坡。
    这充满戏剧性的一幕震惊了鲜卑人,更震惊了鲜于辅。
    但由不得鲜于辅继续震惊下去,鲜卑人几乎是疯了般追杀,关羽和鲜于辅也没有怎么交流,只是一同撤向马城。
    只是鲜卑人终究人数十余倍于他们,鲜于辅和几名亲卫不幸被一道绊马索绊倒摔下马去,还有一名关羽的族弟与百余骑陷入了鲜卑人的包围,没有跟上撤退的队伍,于是调转马头拍马便冲。
    “河东关云长在此!”
    关羽先是率部折返,冲突敌围救出了那名族弟与百余骑,旋即又拍马救下鲜于辅和那几名亲卫,挑杀了几名鲜卑骑兵,让鲜于辅等人骑上鲜卑人的战马。
    望着这宛如天神般勇武的身影,许多鲜卑士兵都不敢再追击了。
    白天他们被汉人的智慧神击败,傍晚又被汉人的战神击败,伟大的腾格里神,难道你抛弃了你的子民和信徒吗?
    但还是有许多忠心于和连的鲜卑士兵继续追杀,想要抢回他们的鲜卑大人!
    城头射出的箭矢迟滞了追兵的度,同时城中冲出了两百名弹汗营骑士以及二百名郡国兵中今日未参与守城战的生力军,接应着关羽和鲜于辅率部一同回到城中。
    只可惜,关羽还是没能成功生擒和连。
    关羽将和连的尸体丢在地上,脸上尽是惋惜之色,叹了一口气道:“方才此僚左右乱晃,挣扎不断,关某便使了些劲道夹住他,原以为此僚是吃痛老实了,未曾想……竟被关某夹死了。”
    鲜于辅却是没有关羽这般惋惜,若是能将和连送到雒阳,自然是再好不过,但这份在乱军之中生擒和连的武艺和轻易便夹死了他的臂力,让鲜于辅眼中尽是崇拜之色。
    边郡之人民风彪悍,但更佩服勇武之人。
    关羽的这份勇武,彻底地征服了他!
    难怪天子会任用一位并没有独自领兵经验的关羽,来担任弹汗将军,并对其期许如此!
    鲜于辅伏于地,脑袋重重磕在地上,向关羽三叩。
    方才在乱军之中,那种坠马被围的情况,关羽根本没有冒着同样被围困的风险破围救他的必要。
    他只是关羽麾下的校尉,又不是关羽的那位族弟,但关羽还是毅然决然地折返救他!
    鲜于辅感谢着关羽的救命之恩的同时,满是崇敬地高呼道:“关将军真天人也!”
    (5738字)——
    注1:有历史记载的被正式投入战场的金汁,是唐朝的《通典·守拒法》,成为了唐军守城的必备之物。
    此前只有《墨子·备城门》提及沸水、热沙、灰烬,以及郑玄为《周礼》作注时提及守城可用“熬粥投毒”
    之法,但未加详细解释“粥”
    是什么东西,历史学家们推断是掺杂了毒药的水,可能较为粘稠,因此被称为“粥”
    。
    宋朝的《武经总要》则是对金汁的配方进行了修改,强化毒性和杀伤力。
    p:呱,今天晚上吃了疯狂星期四,所以心情特别好,再加个1700字的小更。
    求读者老爷们看在作者加更1700字的份上,多砸点月票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_~~_~ ~